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爭當時代新人,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星火·筑夢”于7月27日前往徐州市泉山區龐莊街道陳莊社區“愛心暑托班”開展宣講活動和相關特色課程。
宣講團成員葉陶淘從毛澤東的生平事跡引入故事《八角樓里的一根燈芯》,運用視頻、音頻等資源,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們講述了一根燈芯的故事,展現了毛澤東同志勤儉節約、勤政刻苦的形象,贊揚了革命先輩敢為人先、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同學們備受鼓舞,將對井岡山軍民的真摯感情傾注其中,制作成一個個精美的“紅色”書簽。
宣講團成員王珅穎講述故事《紅米飯,南瓜湯》,通過品嘗南瓜籽,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紅軍戰士們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團結互助的精神。課程最后,她設置了五角星的手工活動,組織學生們用折、捏、接、壓等方式,在感受折紙魅力與樂趣的同時,重溫井岡山的崢嶸歲月,向革命先烈致敬。
除了紅色故事宣講外,“星火·筑夢”宣講團也開展了特色創意課程。宣講團成員劉一斐、葉陶淘、朱聞秋以“關愛自我,從‘心’出發”為主題,從認識自我、溝通交際等方面開展了心理課程。三位成員帶領學生們進行“大風吹”“擊鼓傳花”“創作手掌畫”等活動,鼓勵學生們主動發言,歸納自己的優缺點,客觀全面地評價自己,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最后,宣講團成員與學生們一同開展了“你畫我猜”小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體會主動交流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們學會換位思考,在生活中與他人更好地溝通交際。
宣講團成員王珅穎還給學生們帶來了“變廢為寶,妙手生花”的環保課程,她通過“連一連”小游戲向學生們展示了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隨后讓學生們利用紙杯、吸管、棉簽等日常生活垃圾,進行“變廢為寶”風車手工制作。本課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們垃圾分類的意識,增強了他們廢物利用的環保意識。
宣講團成員朱聞秋、葉陶淘、劉一斐采用分解教學的方式,帶領同學們一起學習紅色主旋律歌曲《萬疆》的手勢舞。當真誠的歌聲與舞動的雙手融合在一起,最深沉的情感便從指尖流出,抒發出學生們真摯的愛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
本次宣講活動讓學生們深刻體悟到井岡山精神的時代偉力,特色課程則豐富了學生們的假期生活,有利于促進同學們身心健康發展,激勵學生把愛國之志轉化為報國之行。